江泽民同志永垂不朽|难忘那天,您注视着图板上的中国空间站
新华网北京2002年10月30日电
阳光灿烂照“神舟”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关怀载人航天工程纪事
■ 新华社记者奚启新、解放军报记者范炬炜、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程
2002年3月25日22时45分,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神舟”三号飞船,满载着中国航天人的飞天梦想,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飞向了太空。
在发射现场观看飞船发射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高兴地向全体参试人员表示了最热烈的祝贺和深切的问候。
历史原声:江泽民同志在神舟三号飞船成功发射时的讲话(节选)。也是在这次任务成功后,江泽民同志指出,航天科技队伍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队伍。
宽敞明亮的指挥大厅,充满着温暖的喜庆。江总书记豪迈地说:“这是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充分证明了中国人民有志气、有能力屹立于世界之林。”
“神舟”飞天,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美好的梦想。
今天,当这个梦想终于要变成现实的时候,中国航天人难以忘怀的,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为中国航天铺就了这灿烂的飞天之路。
(一)
载人航天是人类开发利用空间资源的重要手段。自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把加加林送入太空以来,载人航天一直是当代世界科技史上最摄人心魄的乐章。发展载人航天也就成为世界大国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1986年3月,由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制定的我国《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将载人航天技术的预先研究工作列为重点发展项目。
1992年9月21日,江泽民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作出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在这次会议上,江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这对我国的政治、经济、科技等都有重要意义。中国载人航天,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载人航天与无人航天的最大区别在于,人是载人航天器的核心组成部分。载人航天工程以保证航天员的生命安全为第一要求,即不仅要保证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而且要保证航天员安全地在太空工作,并安全地返回地面。
因此,当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启动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倾注了满腔的热忱和无限的关爱。江总书记对载人航天工程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提出了“一丝不苟,分秒不差”的八字方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强调,载人航天意义重大,一定要确保质量第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要求,要保证人的生命安全,从设计到试验,不能有任何一点马虎。李瑞环、胡锦涛、尉健行、李岚清等同志也明确指示,要精心实施航天工程,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确保工程质量。
历史原声:“人上去跟不是人上去还不一样,更加要要求‘一丝不苟’的精神,这是周总理讲的吧?你还要‘分秒不差’。要‘一丝不苟,分秒不差’。最主要的,你看我们有若干若干个系统,每一个系统里面自己现在负责的要求都非常精确,但是最后各个系统之间的总成,这还要紧密配合。”
载人航天由七个大系统组成,即航天员系统、飞船应用系统、载人飞船系统、运载火箭系统、发射场系统、测控通信系统、着陆场系统。这是我国高科技领域继“两弹一星”之后,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技术难度最高的大型工程。
江总书记明确指示,载人航天工程系统复杂,协作要求高,要全国一盘棋,统一指挥,大力协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也对从事载人航天工程的负责人提出,要像当年组织领导“两弹一星”那样,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集中兵力攻坚。
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统一领导和组织下,经过几年艰苦努力,载人航天工程各项工作进展顺利。
在北京西郊,一座包括载人航天指挥控制中心、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航天员训练基地在内的现代化航天城昂然崛起;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所属的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先后完成了飞船和运载火箭的研制;用于发射飞船的载人航天发射场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建成,测控通信网、飞船主副着陆场、航天指挥控制中心也相继建成;中国科学院开展了飞船应用系统的研究;一批优秀空军飞行员成为中国第一批预备航天员,开始接受空间飞行系统训练。
当得知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前期准备工作连获喜讯时,江总书记十分欣慰,亲笔为正在制造的第一艘试验飞船题名:“神舟”。
1998年11月视察北京航天城时,江泽民同志说:“就是前几天,你们让我写飞船的名字‘神舟’,就赶紧写了。虽然字写得不好,但有一个愿望实现了,就是将来能跟你们一起上天了。”2002年3月,江泽民同志为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题名“神箭”。在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初期,江泽民同志曾题词:“发展载人航天 开发空间资源”。
1998年11月10日至11日,江泽民、李鹏、朱镕基等中央领导又先后到北京航天城视察,看望正在参加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工作的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预备航天员和解放军指战员,观看载人航天工程主要研制成果和“神舟”号试验飞船。
江总书记在视察北京航天城时指出,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我感到非常高兴。
历史原声:江泽民同志在北京航天城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他曾多次用这首词勉励航天人。
总书记来到航天指挥控制中心,高兴地观看了载人航天发射模拟演示,还兴致勃勃地登上了新研制的测控装备车。在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飞船总装测试厂房,总书记详细了解了载人飞船的结构、重量、功能以及技术进步点,并登上架梯,仔细察看了试验飞船的内部结构。
在航天员训练基地,总书记十分关心航天员的学习、生活和训练等方面的情况,与他们进行了亲切的交谈。总书记关切地问航天员,穿着航天服在舱内热不热,重不重。并鼓励他们说,你们的工作,将会被载入中华民族的史册。中华民族将为你们感到骄傲和自豪。
(二)
遥看琼楼舞清影,欲乘“神舟”上九天。
1999年11月20日,中国航天迎来了一个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史册的日子。
这天,“神舟”号试验飞船带着江总书记、党中央的殷切期望和嘱托,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呼啸升空,次日凌晨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成功着陆。它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得知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一直密切关注着这次发射的江总书记,立即给载人航天工程主要负责人打电话,向参加试验任务的全体同志表示热烈祝贺和亲切慰问。
11月23日,飞船返回舱运回北京。第二天,江泽民总书记、胡锦涛副主席等领导同志兴致勃勃地来到北京空间技术研制试验中心,仔细观看了开舱后的“神舟”号飞船返回舱,并详细了解了试验内容和试验过程,随后又亲切接见了部分参加载人航天工程研制建设和试验的科技人员。
江泽民同志同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亲切交谈
江总书记深情地对大家说:“我虽然没有到现场去,但我的心始终与参加试验的所有同志的心连在一起。”他说,当他得知飞船的发射和返回都获得成功的消息后,兴奋之情久久不能平静,不禁想起了苏东坡那首《水调歌头》,其中写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我们可以把“又恐”改为“哪怕”,那就是“哪怕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中华民族历来就具有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勇气!
接着,江总书记亲切勉励科技人员说,飞船的总体设计师和其他科研试验人员,工资都不高。党和人民给予你们很高的政治荣誉,这是任何金钱和物质报酬都不可比拟的。你们身上表现出来的强烈的使命感和事业心、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是这次飞行试验成功的重要精神动力。这也是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政治优势。
历史原声:“我所有的千言万语,都代替不了你们的实践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我再一次代表党中央、代表国务院,向你们致以亲切的慰问跟衷心的感谢。”
江总书记又向身边的有关领导同志强调,从领导和组织上来说,对广大科技人员,不仅要提倡奉献精神,同时要切实安排好他们的工作和生活。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高,科技人员的物质待遇必须进一步提高。
江总书记与航天科技人员心贴心的谈话,像春天里和煦的阳光温暖着大家的心,赢来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在这次接见中,江总书记还再次强调了他一直非常关心的航天高技术领域人才培养问题。他说,我们一定要特别重视培养青年科技人才,要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发挥才干创造更有利的条件。还要进一步在全社会树立和发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创新的良好风气,努力形成有利于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社会环境。只要人才辈出,我们的航天高技术事业、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就大有希望。
载人航天是跨世纪的工程。当新的千年刚刚翻开新的一页的时候,我国载人航天向新世纪献上了一份厚礼。
2001年1月10日,我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二号无人飞船。与一年前发射的“神舟”号试验飞船相比,“神舟”二号的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行的状态基本相同,实现了新的进步。7天后,飞船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准确返回。
正在外地视察工作的江总书记立即致电祝贺,并向全体参试人员表示亲切的问候。在此后召开的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上,江总书记再次对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重要成就作了充分肯定,并号召全国人民向航天科技人员学习。
与此同时,江总书记又再三告诫航天战线的各级领导和科技人员,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不能有丝毫放松,要认真对待载人航天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发现了问题,就要彻底解决好,不要抢时间赶进度,要保证载人航天绝对安全。
在党中央领导的关怀下,载人航天工程开始了“神舟”三号飞船的发射准备工作。
期间,江总书记多次过问“神舟”三号飞船研制情况,及时地有针对性地进行工作指导。总书记指示,要绝对保证质量,出现了问题一定要彻底解决,切勿抢时间。并提出,在“神舟”三号飞船发射的时候,要亲自到发射现场观看。
(三)
2002年3月25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
“神舟”三号飞船矗立在载人航天发射场上,等待启航。
这天,航天城风和日丽,阳光明媚,充满着节日的喜庆。
下午,江总书记专程从北京来到这里。他顾不上长途飞行的劳累,刚下飞机不久,就认真听取工程主要负责人和工程各系统负责人的汇报。
接着,总书记来到载人航天发射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考察。他一边听取技术人员的讲解,一边仔细询问有关情况。当得知厂房高93米,厂房大门高74米时,总书记高兴地说,我们不仅厂房要高,科技水平也要第一流。
10年前,总书记第一次到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视察。那次他站在卫星发射架下,冒雨接见了中心的科技人员和部队官兵,勉励大家要为真正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增光添彩。10年过去了,就在这个地方,一座具有国际先进水平,能够对飞船和火箭进行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运输的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
历史原声:1992年,江泽民同志冒雨视察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时,勉励航天人“长江后浪赶前浪”。
总书记又来到充满着激战前夕紧张气氛的发射前线指挥部。每次航天发射,火箭起飞的命令就从这里发出。总书记与在这里工作的每一个人握手问候。从总书记的亲切目光中,大家感受到了力量和自信。
总书记来到了载人航天发射场。站在发射塔前,总书记凝视着矗立在那里的“长征二号F”火箭和“神舟”三号飞船。此刻,发射场上皓月当空,群星闪烁,仿佛在等待着和“神舟”三号飞船的相聚。
“神舟”三号飞船发射进入了最后倒计时。总书记来到指挥控制大厅,静静地坐在参观席上,专注地看着显示屏上各种复杂的数据。
“1分钟准备!”随着指挥员口令的下达,大厅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历史影像:江泽民同志现场观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发射神舟三号飞船。
“……5、4、3、2、1,点火!”长征火箭托举着“神舟”三号飞船飞向太空。10分钟后,传来报告:“飞船入轨”。发射成功了!总书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在欢庆的掌声中,总书记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向全体参加研制、建设、试验的科技人员和解放军指战员表示热烈祝贺。并指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是党中央根据世界科技发展大形势、着眼我国科技事业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之后,总书记亲切地和在场的近百名各系统的指挥员、专家、科技人员一一握手,表示祝贺和慰问。在总书记离开时,不知是谁急切地喊了一句:“这里还有几位同志没握手!”已经走到门外的总书记赶忙又走了回来,和他们再次握手。总书记和广大科技人员的关系是多么的密切啊!
第二天,江总书记又考察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亲切接见了中心科技人员和团以上干部以及中国科学院、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代表,并合影留念。他勉励航天战线的同志们,要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发扬航天战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坚持艰苦奋斗,顽强拼搏,不怕困难,开拓创新;坚持质量第一,严肃认真,科学求实,一丝不苟;坚持团结协作,严密组织,精心指挥,万众一心,不断夺取载人航天工程建设的新胜利,夺取整个航天事业和国防科技发展的新胜利。
历史影像:1999年9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江泽民同志为获奖人员颁发奖章和证书。他在讲话中指出,伟大的事业,产生伟大的精神。在为“两弹一星”事业进行的奋斗中,广大研制工作者培育和发扬了一种崇高的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地处戈壁,生活条件艰苦。总书记特别关心这里科技人员子女的教育情况,亲自到中心子女学校考察。在东风小学五年级二班,学生们正在上音乐课,总书记高兴地用钢琴演奏了一曲《洪湖水,浪打浪》。他再三叮咛中心领导和学校领导,一定要把学校办好,不能耽误孩子们的前程,不能让科技人员分心。
从小学出来,已到了中午。总书记提出,请科技人员代表一起共进午餐。
简朴的餐厅里,喜气洋洋。总书记端起酒杯,满怀深情地向所有的科技人员代表祝酒,使在场的科技人员十分激动。专家们说,虽然我们长期以来默默无闻地工作,但党和人民没有忘记我们,总书记时刻惦记着我们。
4月1日,“神舟”三号飞船胜利返回,载人航天工程第三次飞行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此刻,我们仿佛又听到了江总书记宏亮的声音: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刚刚起步,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今后还要搞空间实验室和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任重而道远。
我们坚信,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领导下,我们的目标能够达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来源: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官微